原标题:一封回信里的读书记忆
去年初,大学同学老H来了封信,让我跟他说说退休后读书的情况。信收到当天就张罗回信,秋色金黄时才算写好,直到初冬仍未寄出。都说,人退休后做事懒散,一点没错。一个阳光不错的午后,终于去了邮局门口,好歹把信投进绿色信筒,用手轻轻拍了投递口两下,算说了声,拜托。
(相关资料图)
普普通通一封信,前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,却也惹出我不少回忆——
这两年,除了几本国内新出的读物外,还读了两部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《暗店街》、《律令》,以及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。大部分时间,消磨在16册本《中华活页文选》上。早跟同学说过,我1978年高考,语文没考及格,差就差在古典文学。退休后想补补。这套《活页》文选,上自先秦,下至近代,收集了历代文学、史学、哲学、政治、军事和科学等各类文字1255篇,补白52则,通过阅读、欣赏,我的古典文学和古代历史知识有不少长进。16册本《中华活页文选》给了我最起码的自信和基础。长进的确来源于自信和基础。
上世纪70年代,我高中毕业,去一个边远小屯儿插队落户,当时,小屯还没通电,劳动一天之后,会看看书。煤油灯下,都读过什么,除了那本杨沫的《青春之歌》外,差不多再也想不起来了。那个年代,肚子里挂着的,是副典型知青下水——玉米、水稻、高粱、谷子、土豆、花生……吃啥啥香。一日三餐,到点就吃,无论馒头花卷窝头大饼子大粥咸菜,吃饱就妥。
尽管那个年代物资有些短缺,饭菜单一,有时吃不太饱,但也偶尔怀念。曾幻想着找个机会回趟乡下,去当年那个小屯儿看看……田野是本书,一本久读不厌的书。玉米、水稻、高粱、谷子、土豆、花生……是生动的文字,是我们一代人永恒的志趣,掷地有声。
除此之外,读报习惯我一直有。日报、晚报、油田报之外,去年订了份新民晚报,还时不时学着给报纸副刊投稿,零零碎碎,偶有采用。兴趣所致。40年前,我做过教师,跟学生说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
书不分新旧,读就好,书得挑自己乐读的读。兴趣使然。旧书可以上网邮购,纸可能稍微泛黄,但不反光、不刺眼。旧纸印的书,轻,不压手。
今年早春,浙江台播纪录片《西湖印象》,从孤山、西泠印社、雷峰塔、三潭印月、曲院风荷等开始,不止一次提到白堤、苏堤和明代文学家张岱散文。一边等一场雪,一边找出张岱的《湖心亭看雪》读,感觉挺好。过些日子,临习习夏风时,泡一壶茶,欣赏张岱的另一篇散文《西湖七月半》就成了件可期可待的事儿……
——80年代毕业后,跟大学同学没少通信,话题一般没离开过读书、新知和生活。可惜,信写得越来越少。邮筒,在不远处,但它的冷清,一天天显现……
有人说,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,也许。书能明人耳目,也会使人宁静。这么一说,一本书,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……
闲散的信正走在路上,留份底稿,说是草窗小记,或星夜偶得,都不如说是份年度读书小结。
□季学文